• 青少年心理论文 > 台北市立明伦高中93学年度性别平等宣导月小论文竞赛得...
  • 台北市立明伦高中93学年度性别平等宣导月小论文竞赛得...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5-06-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Traditional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mlsh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台北市立明伦高中93学年度性别平等宣导月小论文竞赛得奖作品
    高二组 佳作
    家庭暴力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
    二年六班29号 陈怡安
    前言
    现代人因为经济种种因素,常常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对於自己的妻子或是小孩进行施暴,因为家暴而产生的社会新闻更是层出不穷,在目睹或是亲身被虐的情况之下,对於儿童在心理上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像是在校园生活或是在社会发展上,他们大多数的人会感到自卑,焦虑甚至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攻击性(注一)但还是有许多父母认为孩子是他们的财产,并抱持著「不打不成器」的观念,继续对孩子施暴;加上大多数人还认为这是「家务事」,外人不便干预,使得对父母暴行之告发行动仍显不足,在台湾社会仍然有不管他人家务事的观念之下,愈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浮上版面,透过这篇论文,我们将讨论因为家庭暴力的受虐儿童之心理影响.
    贰,正文
    (一)社会文化模式对家庭暴力所产生的影响
    在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的资料显示,民国八十二年至八十三年间,全省共有二千零八十个儿童虐待案件被告发,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三,而在这些施虐者中,父母亲就占了百分之八十.除此之外,又有调查显示,当父母与青少年孩子有争执时,大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母亲会以打耳光来解决问题,而每六到十三个父亲中便会有一位以揍人,推撞或脚踢等暴力方式来处理亲子间的纷争(王淑女,1995)(注二),在那麼多的家暴事件中,许多父母因为扭曲的社会文化的规范常会造成虐待儿童的因素如「视儿童是私人财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棒下出孝子」...等等因素造成对孩童的痛楚,在影片—一百公分的世界,由於父亲对儿子老婆的殴打,造成了孩童在同侪相处上有因为暴力行为可以让他人对他感到恐惧而臣服於他,并帮他得到他所有想要的东西进而对同学产生肢体冲突的想法,衍生出校园暴力行为.
    (二)被虐儿童未来的行为偏差
    另外,资料中显示目睹暴力儿童较之一般儿童在成年后倾向於有偏差行为或反社会行为60:1 在成为加害者的比例为1000:1(注三)由以上的资料可以发现,未来,影片中的小孩在缺乏爱的关怀之下,十分有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者或是进而对自己的老婆小孩施暴,可见,只要家庭暴力一出现就有可能在下一代或是下下一代繁衍下去,西方对童年时期的被虐待经验与其暴力和攻击行为之相关性的研究已相当多(注四),也有研究对孩童时期被父母虐待的经验与其尔后青少年期暴力行为的相关性提出佐证(注五).Schwartz等人更强调,童年的被虐经验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处遇,则可间接有效地抑止少年犯罪问题.而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犯罪少年童年时期的被虐待经验通常比一般少年严重,特别是肢体方面的虐待(注六),从这边我们不难发现,家庭暴力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祸首.
    参,结论
    家庭暴力对孩童心理层面进而衍生到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急需被研究的,在现今社会中青少年的犯罪率节节上升,无论是校园暴力抑或是社会案件,由於父母亲的殴打所造成他们在未来缺乏自信,社会孤立,缺乏安全感,导致生活有危机或压力,而产生虐待他人的行为,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暴力行为必定对台湾社会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撰写的过程中,发现,要根本解决台湾社会问题,从家庭暴力下手是一大关键,在家暴的环境及阴影下成长的小孩,要如何叫他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理呢 在不健康的心理下,不自觉犯下社会案件的可能是极大的,所以在未来,〔受虐儿童因不正常心理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肆,引注资料
    注一,第六届全国妇女国是会议 杨晓娟修女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safe/02.htm
    注二,陈毓文助理教授 台湾社会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
    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seminar/sp/socialq/chen_yi_wen.htm
    注三,取自录影带"You're Hurting me, Too!"-家暴对於儿童的影响
    注四,Langhinrichsen-Rohling & Neidig, 1995; Straus, 1983
    注五,Schwartz, Rendon & Hsieh, 1994; Smith & Thornberry, 1995
    注六,林坤隆,1992;陈超凡,1988;蔡德辉,1990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心理教育论文  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咨询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咨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