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职生不如大学生 > 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发展党员若干问题的思考
  • 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发展党员若干问题的思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4-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Admin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发展党员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髙职高专学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从他们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的一环,但髙职高专学生的特殊性,使党员的发展存在时间短,水平低,党员教育乏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大对学生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使党员发展,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关键词:髙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

    高校学生中的党员队伍是党内的新生力量,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与骨干队伍,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他们起着带头与示范作用;在学生的日常活动,群团工作中,他们起着表率与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上,他们起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我国新世纪的发展,关系到我们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各高校都把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现实生活中,髙职高专院校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一个薄弱环节,无论是党员发展的数量还是培养的力度,与党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培养不力,发展不快,重发展,轻教育.现就这些问题分析如下:

    1 髙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髙职高专虽然也在大学行列,学生也是大学生,但学生的整体素质,认知能力,思想境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区别,又加上在校时间短(一般是三年),其培养的难度更大,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来源与升学渠道不同.大学本科院校的学生一般来自普通应届高中(极少数是专升本的学生),其中大约90%来自各地的重点中学.而髙职高专70%来自普通中学,30%来自对口的职业中专,技校.在中学毕业生中,90%来自一般中学.随着大学的扩招,一方面是满足了学生享受大学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导致大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特别是髙职高专属于最后一批录取的大专院校,有些学校为了保证生源,不断的下滑录取分数线,其质量可想而知.
    (2)学生录取地区水平的差异,同是髙职高专,其学生录取分数线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招录学生的过程中,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地区其招生的类别也不尽相同,也就导致了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录取分数差距达200多分.
    升入大学后,这些特殊性也就决定了髙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的特殊性,髙职高专普遍存在着:"一年级不管,二年级培养,三年级发展"的格局,以至于在校学生中党员比例不足,又加上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面临的毕业找工作,起不到中坚与骨干的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我们认为目前髙职高专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这么几个突出的问题.

    2 髙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的扩招使学生思想教育边缘化
    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一方面是由于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是髙职高专学校如雨后春笋,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个别学校呈现爆炸式的发展,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实际问题,最明显的是管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师资力量出现了暂时短缺,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从而影响教育质量.隐性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政治辅导员缺乏,质量不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环节人员紧张,"供血不足",特别是有些髙职高专的领导将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学校规模的扩张和生源的张罗上面,很少有精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多做文章,导致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放松,使之边缘化,尽管各校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按部就班",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以至出现髙职高专学生党员的数量不足,比例不合理,党员结构分布单一,缺乏梯队.

    2.2 学生入党前的教育流于形式
    高校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是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大学生来讲,要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就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思想入党是组织入党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只有在思想上具备了党员条件,才能实现组织上入党.但是,青年大学生要真正做到思想入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经受长期的修养和磨练,而这种修养和磨练靠的是理论的灌输与实践的锻炼,其中理论的灌输是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广泛开展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 ,"《党章》学习小组" ,"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等,但有些学校往往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或抓的不实,或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灌输,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2.3 学生入党前后教育不和谐
    据笔者的调查,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往往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等等,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但大学生党员因年龄的原因,其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如果不重视对其继续进行严格而深入细致的培养教育工作,他们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在实际行动中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削弱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的形象,给支部工作带来被动.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大学生去西部浅谈  浅谈大学生礼仪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理财之道  浅谈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浅谈大学生择业观  高职生应具备的素质  高职生就业网  高职生  高职生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