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2-01-0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其一,生源复杂。有出外打过几年工的、有转业军人、还有学过中专又回来读不同专业的,更多的是没考上高中也没考上“3+2”学制的学生。其二,从后一部分学生的构成来看,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多是学习、品德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其三,在选报学校方面没有自主权,很多中职生是被家长、亲友哄着、逼着来到中职学校的。这些学生,不管他们是什么基础,也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原因到校学习,三年后他们就要毕业,成为社会人,成为21世纪的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他们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参与者素质的要求。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中职生有自身的心理特点,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参考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我们把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自我观    即能够恰当正确地认识并悦纳自我,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较清楚的认识;能够自觉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会因为优点而自大,也不会因为不足而自卑。    (二)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一般应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自信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合理、正常,并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人际关系和谐    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离开集体,个人将无法生存。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应乐于与人交往,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己。   (四)敢于正视并接受现实   不论现实是否如己所愿,抑或对自己极为不利,都能够坦然接受,而不是怨天尤人,否定或逃避现实,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心理健康的中职生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五)焦虑度适中   心理健康的中职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紧张感,不应有过度的焦虑;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慌乱失措,寝食难安。   (六)具有和谐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能力等内在特征的总和。和谐人格是指具有完整性和平衡性特征的人格,即精神旺盛,情感丰富,头脑睿智,感觉敏锐。人格的各个要素之间具有良好的互促关系,感性、理性、情感等方面相互呼应,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二、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诱因分析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这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他们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一)自我认识不足   子曰:“知己者明,知人者智。”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才是一个聪明的人。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过低,自卑自*心理严重,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轻言放弃。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是被老师忽视、被家长严责的群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我不行”的意识已渗入骨髓,他们最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倾向。他们是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差,不愿意接近老师,回避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事物有一种“畏惧”心理。   也有一部分中职生,比如独生子女则表现为另一极端——自我意识过强。他们在家庭形成的中心感使他们觉得高人一等,随意支配别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不尊重、不关心别人。他们在学校里成不了群体的中心,于是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感,他们便会想方设法创造表现机会,诸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等等,以引起他人注意。   (二)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中职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样、复杂多变的,情绪的流露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更易出现强兴奋、激动,或悲观、失望的情绪。他们易冲动、不理智且不计后果,一些学生情绪经常躁动不安,处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中,稍遇刺激,就会出现情绪失控和偏激的行为方式。他们会无所顾忌地喊叫,或与同学、朋友激烈地争吵、口吐脏话,课堂上与老师顶牛、说怪话、恶作剧。也有一些中职生爱大惊小怪,装腔作势。他们喜怒无常,阴转晴、晴转阴没有征兆。有时候会没来由地情绪低落、沮丧、忧郁。他们不会合理发泄这种不良情绪,便外化为故意损坏公物、歇斯底里地哭泣。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认可和关心,但却表现出躲避或不屑一顾,故意装出一副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三)人际关系障碍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与朋友、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方面。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被动地位,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戒备心重,交际范围狭窄,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接受他人或被他人接受,性格孤僻,不合群,情感体验多为阴郁、冷漠、憎恶等。   一部分学生则是交往热情高涨,表现为交友不慎、失度。特别是异性交往方面,一些同学表现出幼稚、无知的一面,不明白男女有别的道理,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言行超越交往底线,从而给自己招来麻烦和难堪。还有一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朋友,以为自己真诚,别人一定也是真心,缺乏警惕性与自我保护。 他们正值青春发育期,性发育迅速成熟,但性心理相对幼稚。他们开始关注异性,对异性充满了好奇,这时候由于学校及家长的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再加上电视、电影、网络的影响,他们错把好奇当关爱,把友情当爱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早地涉入爱河,成了校园里的小情侣。应该说早恋不是中职校园里的特有现象,高中和初中的校园里已经屡见不鲜,但中职学生恋爱起来似乎更大胆、更放肆。他们在公众场所毫无避忌地做出出格的亲昵动作,在课堂上都敢搂抱在一起,在老师的严厉斥责下,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与老师顶撞;交往甚至超越恋爱的界线。当然我们不排除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份,但这确确实实令人非常担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四)对现实不满意、不适应   陌生的校园、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再加上第一次远离家门的孤单、无助,使得中职生一来到校园,便感到茫然无措。尽管他们不是初中的佼佼者,但中职学校依然不是他们的理想之地。中职文凭是所有学历中最低的层次,再加上初中老师和社会上一些人的误导,使他们对中职学校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如果校园环境再差强人意,更会让他们产生人生失败的挫折感。对学校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又无力改变现实,就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所谓“看破红尘”的感悟,进而会有混日子的思想。这种不良想法深埋于心,久而久之,便会让他们消沉、悲观,与人为敌,与学校为敌。那么喝酒、打架、故意毁坏公物就不难理解了。   (五)焦虑过度   中职生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面对新的厚厚的专业书籍,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他们中的大多数本来就是初中学业的失败者,对自己早就失望透顶,即便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是从零开始,他们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虽然有心向好,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让他们自信心严重不足。这会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沉重感,而学习的沉重感又导致他们逃学、厌学。上课时间开小差、乱说话、看闲书、睡觉、甚至整天沉迷于网吧以寻求不良刺激,便成了他们的选择,有些学生最终还选择了退学。   在学习方面有适度的紧张感不是坏事,但如焦虑过度就会出现学习障碍,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等后果。   (六)不和谐的人格   中职生的智力并不低于常人,但道德品质方面的发育却显然低于同龄人。在他们口吐污言秽语、甚至在父亲面前自称老子、在老师面前训斥母亲的时候,你会感到他们的品质年龄极其低下,智力发育与道德修养严重失调。他们知道“义气”二字,却不明白“义气”的真谛,是非不明,所以会为朋友两肋插刀,打群架,不计后果下狠手,直到出现严重后果还懵懂无知。他们虽然来到中职学校求学,却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内驱力;尽管家境贫寒,却不努力学习,反而荒废学业,上课迟到、旷课,考场上睡觉、作弊。有的学生拿着家长给的学费去上网、旅游。他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很远。他们感情丰富,敢爱敢恨,却缺乏理性,行为不够自律,失度失范。有了错误,不反躬自省,不勇于承担责任,反而怨天怨地,将过错推给别人。身处群体,却不能让自己融进集体,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诸如此类,都不能说明中职学生的人格是健康的、和谐的。   三、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所有学生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   1.实施德育改革。更新德育课内容,改进德育课方式,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理智的头脑和丰富的情感,以达成学生和谐的人格为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明白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道理,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拼搏进取、自强不息。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引进课堂,这是实施心理教育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所有学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适应社会等方面的常识。心理教育课程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课程。采取心理健康理论和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宣泄痛苦和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等心理调节手段,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从而防患于未然。   3.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娱和体育活动。让他们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能够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克服自卑心理;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让他人接纳自己,从而尽快地融入群体;并通过共同奋斗,体会团结、尊重、凝聚力的含义。   (二)建立心理服务机构,多渠道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   1.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疏导,以缓解或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障碍,促使其心理和人格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活动。心理咨询对治疗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调节情绪、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最需要得到理解和抚慰,需要向人倾诉。心理咨询师要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遵循聆听、保密、交友的原则。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才能够得以充分交流。   2.设立心理热线电话及信箱。这种方式对一些羞于或不善长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有利,能让他们抛开顾虑,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理困惑尽数道出,从而让咨询师更有成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建立心理宣泄室。心理宣泄室可以给压抑的心理提供一个宣泄的途径,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积压太多而积重难返。宣泄室可内设沙袋、橡皮人,墙壁装饰高山流水图画,门窗密闭。学生可在内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以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总之,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回避和忽视,应拿出切实可行的良策,帮他们迅速摆脱不良心理的羁绊,在人生的道路上平稳健康地走下去。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职生人际交往  高中学生人际交往  中小学生人际交往  学生人际交往  高校学生人际交往  中职人际沟通试题答案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中注意的问题  如何解决人际交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