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修订稿)
为了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院发培字(2009)78号),结合我所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特修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较好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对社会,对国家有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为祖国建设服务.
2,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趋势;具有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对学科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能够成为科研和技术应用开发领域骨干人才.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公益活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专业方向
1,工程热物理专业
(1)内流气动热力学 研究方向
(2)先进动力装置与总能系统研究方向
(3)燃烧学研究方向
(4)传热学研究方向
2,热能工程专业
(1)清洁燃烧与能源利用研究方向
(2)多相流动与燃烧的测量诊断研究方向
(3)燃料转换及联产研究方向
3,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
(1)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向
(2)内部流动机理与稳定性控制研究方向
(3)旋转机械流固耦合调频与稳定性控制
4,环境工程
(1)污染极小化与控制
(2) 燃烧化学能转换过程中大气污染物的控制
(3) 工程热力学和能源环境学
(4)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最长为四年.学习成绩优秀,在科研实习中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潜质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
四,课程设置
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一门外国语),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课程设置一览表.)
五,科学研究及综合素养
科学研究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和技术水平全面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1,文献调研.通过文献调研要基本反映本学科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主要研究成果,形成文献调研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应完成2篇文献调研报告或科研实习调查报告.
2,论文选题.应选择本专业有较强理论意义和较大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内容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具有新思想,新见解,使论文具有运用和推广价值.
3,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对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有深入的研究分析,用于论文研究的工作量不少于3个学期.论文写作要符合研究生院相关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4,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除完成规定的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之外,还应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参加研究所举办的或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硕士研究生须在实验室范围或更广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活动中做不少于2次的学术报告.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或学术报告活动情况由教育办公室统一收集并归档管理.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公开发表一篇(含已接受)研究论文,如果因为研究生科研工作涉密,在学期间没有发表论文,须提交相关高质量报告一篇,并通过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核.此项内容作为在学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占2个学分.
5,社会实践.根据导师安排,结合论文工作需要,硕士研究生可在在学期间有选择地到对口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为期两周的科研实习和产业调研;也可以利用寒暑期参加其它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递交教育办公室存档.此项内容作为在学硕士研究生必修环节,占1个学分.
6,综合素养.在学期间积极参加党,团,研究生会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所内组织的报告会,座谈会,将参加各项活动的记录作为考评研究生的依据之一.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按工作需要可由导师提名,聘请1-2名副导师(必须由具有我所导师资格的科研人员担任).导师和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