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文选试题 >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信息
  •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信息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5-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sunshuangwu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信息
    一,关于全国文科综合试题命题
    近两年参加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的历史学科执笔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曹大为教授和武汉大学何德坤教授.学术秘书暂时由杨宁一和刘芄兼任.全国文科综合试题命题组组长仍是北京师范大学张亚男教授(地理学科).
    (1)杨宁一教授.世界近现代史专家.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
    (2)曹大为教授.其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其学术专长是先秦史,近两年有多篇有关"明清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文章发表.
    (3)何德坤教授.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近两年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金迁都"试题就是出自其手.
    (4)刘芄.其观点是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
    (5)张亚男教授.根据其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历史空间概念的考查,考查重点是区域经济.
    二,考前预测
    (一)2008年高考趋势预测(地理)
    1.08高考试卷仍坚持突出学科特色,立足教材主干知识,进一步强化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原则,以适当渗透新课标"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科学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增强学生的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农业生产类型,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和商品性农业基地建设;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文昌火箭发射场和天津新型火箭生产基地,上海大飞机项目等为背景,考查时间计算,地球运动的意义,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以京沪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背景材料,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和重要意义;以南方雪灾,奥运火炬传递,成渝地区,长株潭,武汉两型社会改革,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奥运会等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南方地区,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环渤海地区等国内热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成因;以胡锦涛主席访日,缅甸飓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建设,石油价格上涨,伊朗核问题,希腊的奥运圣火采集等为背景材料,考查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地中海沿岸地区等世界热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成因等,隐性考察热点问题.
    3."5.12汶川特大地震"举世瞩目,很有可能增补为高考试题,应适当关注地震的成因和分类,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防御,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地震防护和自救的知识,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防御.新课标省区和自主命题省区,尤其应给予高度重视.
    2008年5月20日
    (二)2008年高考趋势预测(历史)
    一,山东
    1.试题难度中等.
    2.从高考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思想政治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个,而地理,历史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分别是3个,在试卷结构设计上应当对此有所体现.所以,思想政治的分值约占必考题分值的36%,地理,历史分值比重分别约占必考题的32%.
    3."选做题"继续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等值的8道选做题,供考生自行选做3道.但是,考生对于选做题的自主选择权依然有限.考生须从三个科目的题目中,确保各选做1道,而不能3道题目全部在某一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领域之内进行选择.按照规定,某一学科的选做题不会跨其他选考模块命题,更不会跨其他两个学科命题.学科内选考模块是否可以跨必考模块命题,2008年高考说明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是否跨模块命题,跨的程度有多深,不可能有一定之规,将会由命题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作为选考内容,2008年山东高考说明中对于选考内容范围的规定,仅仅是针对2008年高考而言的,将来可能会作进一步的调整.不应简单理解为2008年延续了2007年规定的选考内容,2009年高考也必然还是这些内容.上述规定对于2008年之外的高考来讲,不具有指导意义.
    4.试题会特别强调"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体现了"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方面,也会体现出非常浓郁的山东地方性特色."题型示例"中的一些题目代表了一种命题发展的趋向.为考生了解高考,为命题者命制试题提供了一个"参考",但其并非2008年高考试题的模板,切忌对号入座,机械模仿.
    二,《大纲》版全国文科综合卷
    考纲变化大
    与去年相比,历史大纲版考纲变化很大,新增一批知识点,突出物质文明的考查.对新增加的这些内容应该用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题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  大一历史文选考试题  历史文选  中国古代文选  中国第一部文选  中国当代诗歌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