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重在调整城市功能 > 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
  • 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2-0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
    胡厚国
    徐涛松
    作者简介:胡厚国: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徐涛松: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
    摘要: 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小城市和中心镇现状差距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心镇是我国健康城市化的重要模式,是确了中心镇择优培育为小城市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中心镇培育为小城市的途径与对策.必须在明确中心镇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及战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注重文化保护和城市特色营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提出体制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中心镇 小城市 人口规模 培育 战略意义 途径 对策
    1、小城市与中心镇的概念与内涵
    1.1 小城市与中心镇的基本概念
    城市(城镇)是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以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小城市是特指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
    中心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和结合部.在行政辖属上是各地域单元中的核心乡镇,在地理位置上是镇域范围内若干个乡镇的中心,具有组织本片区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较全的服务设施.在周围地区中其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能力,是能够带动一片地区发展的增长极核.其组成包括县城镇和部分发展程度较高的建制镇.
    1.2 中心镇与小城市的现实差距
    (1)人口规模的差距
    1)小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的县级市与地级市试行标准,关于县级市人口规模的主要内容为: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2万,②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过100人至400人的县,从事非农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③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以下的县,从事非农产为的人口不低于8万,④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非农业人口不低于10万.
    设市虽然不等同于城镇化,但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设市,设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我国国情看,撤县设市是目前设市的一种重要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设市标准应该有所调整.
    2)中心镇人口规模
    按相关规定,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00人就可以设置小城镇.通过对我国17个省的1663个中心镇的统计分析表明:当中心镇人口规模超过1万人时,贫困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中心镇人口规模大于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形成;中心镇规模越大,劳动力就业率越高,大于3万人时,外来人口比重增加极为明显;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2)小城市与中心镇建设的差距
    小城市与中心镇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人口规模上,更主要是体现在城镇化的质量上.由于形成原因、规模效应以及规划与建设标准,体制、政策、保障措施等不能享受小城市待遇,中心镇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总体来说,与小城市有相当差距.
    ①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小城市经济功能全面,经济体制较为完善,对外交活跃,产业结构较合理,往往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产业链结合较紧密,第三产业发达.而中心镇由于规模较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城镇功能的提高.
    ②小城市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较齐备,整体风貌良好.小城市有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信息网络和供水供电网络等,防灾抗灾功能强.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建筑群体富有特色,绿化景观和谐.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水、电、路、气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功能区混杂现象较严重,建筑风格较单调.
    ③小城市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较为协调.小城市拥有高效率的行政管理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人们同时注重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较高文明层次的精神生活.小城市往往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社会心理、进步的社会舆论和文明的社会风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小城市的重视.
    2、加强中心镇培育的战略意义
    2.1 发展中心镇是我国健康城市化的重要模式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怎样解决城市交通堵塞  如何解决交通堵塞  解决交通堵塞的措施  如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交通堵塞英语作文  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的原因  交通堵塞辩论  交通堵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