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阳百威招聘 > 资阳市雁江区
  • 资阳市雁江区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3-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刘华胜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资阳市雁江区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资阳市雁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雁江调查队
    二〇一一年二月
    资阳市雁江区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阳市雁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雁江调查队
    (2011年2月25日)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全省"两个加快"和全市"两个着力"工作大局,紧扣"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突出"两条主线,三大战略,四大支撑"发展路径,奋力推进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新跨越,确保了全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增速再创新高.经市统计局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比上年增速提高3个百分点,创全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18元,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贡献率达到3.3%,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贡献率达到82.7%,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对全区经济贡献率达到14%,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63.2:21.4,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下降0.7和1.7个百分点.
    图一:2005年—2010年地方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超过GDP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58.5%,拉动GDP增长10.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建设的重点,坚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各项惠农措施落实,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54.06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林业产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0.8%;牧业产值23.88亿元,比上年增长5.7%;渔业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10.9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其中: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3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8.7万亩,比上年增加0.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1.58万吨,比上年增加1.0万吨,比上年增产1.9%,创全区粮食总产量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小春粮食10.63万吨,比上年增产1.5%;大春粮食总产量40.95万吨,比上年增产2.0%.全年油料产量4.76万吨,比上年增产3.6%;蔬菜产量39.47万吨,比上年增产1.8%.
    表一: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51.58
    1.9
    小春
    万吨
    10.63
    1.5
    #小麦
    万吨
    8.81
    1.2
    豌豆
    万吨
    0.22
    2.9
    油菜
    万吨
    3.60
    3.8
    大春
    万吨
    40.95
    2.0
    #稻谷
    万吨
    12.70
    0.6
    玉米
    万吨
    16.58
    3.4
    红苕
    万吨
    8.78
    1.1
    花生
    万吨
    1.16
    3.0
    蔬菜
    万吨
    39.47
    1.8
    水果
    万吨
    17.78
    0.6
    畜牧产业提质增效.全区围绕建设"现代畜牧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完善三级良繁体系,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以现代畜牧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年出栏生猪171.22万头,比上年增长3.8%;出栏山羊45.33万只,比上年增长0.7%;出栏家禽959.1万只,比上年增长4.9%.全区肉类总产量实现15.58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13.18万吨,比上年增长3.8%;禽蛋产量1.98万吨,增长11.2%.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005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000亩;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0990亩,育种育苗面积975亩;全年义务植树完成240万株.全区森林面积达到72.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2.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渔业产量止滑回升.全区水产养殖面积4.8万亩,比上年增长0.6%;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9740吨,比上年增加1440吨,增幅达到7.9%,在上年下降1.1%的基础上实现了止滑回升.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到7698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9%,比重比上年提高3.5百分点.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区共有水利工程7063处,蓄水能力达到17725万立方米;新建,整治山平塘72口,新建石河堰3道,维修131道;新增节水灌面0.7万亩,新增有效灌面2万亩,累计有效灌溉面积48.44万亩;完成病险水库整治13座,水保治理5平方公里;新建,整治渠道45.87公里,新建蓄水池123口;农村用电量1135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8%;农业机械总动力34.8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含N100%)2.26万吨,比上年增长1.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集聚区"建设,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8户,比上年增加14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0.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7%.其中,造车,食品加工,建工建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和纺织制鞋等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4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4%;全区40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9.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1%.全部工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达75.3%,拉动经济增长13.8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提高1.9和2.5个百分点.
    图二:2005—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长速度
    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区按照"丘区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培育集群化"的发展路子,初步建成了机车产业园,南骏产业园,资阳经济开发区和雁江工业集中发展区等四个工业园区,园区面积达12.9平方公里,集聚企业达到76户,比上年增加了19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96.8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比上年增幅提高9.9个百分点.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7%,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6%,拉动工业经济增长28.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
    主要产品大幅增长.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产品中,有70%以上的产品产量比上年提高,平均增速达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近45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增长360.3%,中成药增长250.4%,铁路机车增长162.7%,硫酸增长72%,减速机增长41.3%,发酵酒精增长61.7%.
    表二: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 标
    计量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水泥

    42798
    360.3
    中成药

    7
    250.4
    水泥熟料

    20559
    230.1
    铁路机车

    27
    162.7
    精制食用植物油

    1896
    74.4
    硫酸(折100%)

    5933
    72.0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千升
    3737
    61.7
    合成氨(无水氨)

    7242
    43.9
    大米

    2495
    42.5
    减速机

    864
    41.3
    钢材

    42719
    30.0
    鲜,冷藏肉

    26048
    24.6
    胶鞋类
    万双
    2243
    23.0
    酱油

    8188
    16.9
    改装汽车

    7252
    15.1
    人造板
    立方米
    7436
    14.3
    纸制品

    13361
    13.4
    企业效益继续向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3.8%,比上年增速提高11.9个百分点;产销率达98.7%,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31.59亿元,比上年增长80.3%,比上年增速提高6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4.4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比上年增速提高37.8个百分点.全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91.4,比上年提高31个点;总资产贡献率为31.8%,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5.6%,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1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3万元/人.
    图三:2005年—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和利润总额
    建筑行业加快发展.全区具有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4户,比上年减少2户.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0.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其中新开工建筑施工面积达到157.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1%.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实现增加值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比上年增幅提高13.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招商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区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契机,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0年,全区实施各类项目212个,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3个,亿元以上的项目34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8%.
    图四:2005年—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29亿元,比上年下降2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9.5亿元,比上年增长74%.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2.5:28.8:68.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8.1个百分点.
    分类型看,全区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5.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户投资完成8.3亿元,比上年下降15.8%.
    房产市场供求两旺.全区完成房地产业投资额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区商品房屋开工面积273.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新开工162.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4%;商品房屋竣工面积76.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8.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7%;商品房销售额23.53亿元,比上年增长51.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区不断加大开放合作力度,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全年新签约项目60个,履约项目95个,协议引资总额达1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引进到位国内资金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引进到位省外资金74.6亿元,占引资总额的83.4%,比上年增长35.8%;引进到位工业生产性项目资金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在引进到位省外资金项目中上亿元的项目27个,资金总额占引进到位省外资金的比重达到93%.
    五,商业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在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政策措施的强劲推动下,全区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全区限额以上企业有33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图五:2005年—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按规模形式看,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增速超过全区水平4.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3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分经营地区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为4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为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镇快于农村4.1个百分点.
    分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分经济类型看,全区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8.1%,比上年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7.43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4%.
    对外贸易略有下降.全区获权企业45家,新增获权企业2家,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12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货物出口总额217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4.1%;货物进口总额9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5.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17.3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翻了两番多.其中,投资3762万元完成省道106线资乐路雁江段路面改造30公里,投资7456万元完成农村断头公路建设93.2公里,投资9200万元完成通村公路通畅工程(水泥路)200公里,投资1000万元完成13座危桥渡改桥建设(其中危桥6座,渡改桥7座).2010年末,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2861.3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403.4公里.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12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2%;客运周转量927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完成货运量1890.5万吨,比上年增长20.1%;货运周转量10092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1.9%.
    邮电通信规模扩大.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7.66万户,其中,城市7.90万户,农村7.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15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43.3部.全区广播覆盖率达到92.7%,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69841户.
    旅游行业加快推进.全面完成《资阳市雁江区佛山 橘海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碑记镇,保和镇晏家坝村分别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并积极推荐和协助临江味业,四海集团,宝莲酒业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总首次编入《四川旅游商品总览》.全区星级饭店达到7家,饭店客房总数达到671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9.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比上年增幅提高近20个百分点.收入中,税收性收入为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1%;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7.5%.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比上年增幅提高14.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支出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医疗卫生事务支出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教育事务支出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图六:2005年—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及增长速度
    金融保险市场活跃.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企业存款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农业存款6.9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各项贷款余额105.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长期贷款59.49亿元,比上年增长66.1%;个人消费贷款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58.5%.全区各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保险赔款总支出5.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量达2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实力增强.全区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为重点,加快科教兴区步伐,促进了全区科技工作的全面进步.一年来,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0项,实现科技产值28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户,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产值36亿元.完成科技合作项目16项,其中新发展5项.申报专利85项,获专利授权62项,省级专利试点企业2户,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9个.组织申报2010年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项,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社会发展项目3项.征集科技创新项目18个大项,52个子项,推荐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项,申报市科技局社科类项目6项.组织申报国,省项目7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1个;向科技厅申报省级项目4个,省农科院申报节水农业项目2个.
    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560所,在校学生14.91万人,教职员工8547人,其中专任教师7581人."两基"教育巩固提高,全区小学127所,招生12134人,在校学生56226人,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71所,招生16211人,在校学生47343人.普通高考再创佳绩,硬上本科线2655人,上线率达43%,名列全市第一名.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高,普通中专)学校9所,招生5588人,在校学生15177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招生1189人,在校学生23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19人,在校人数111人.
    九,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社团4个,文化馆2个.全年完成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92个农家书屋,并为每个农家书屋配送5个书架,1500册图书和光盘,另外还为2007年度修建的35个农家书屋补充图书5725册;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活动41次,组织电影下乡放映3600场;全区创作美术,书法,摄影作品308件,有79件参加资阳市"彩绘九曲河美术书法展",获《九曲河写生》奖10件;全区有102件文学作品被选登入资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刊办的《资阳市优秀文艺作品选》丛书.全区拥有图书101千册,新购进图书3千册,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6次,参加人数达到3267人次.狠抓文化市场管理,全年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19件,未按规定对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核准,登记1件;取缔"黑网吧"8家,取缔无证经营电子游戏厅4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非法出版物1600余册(盘).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全区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跑·快乐合家欢"万众健身跑活动,全区女职工健身运动会,"电信杯"2010年第二届领导干部乒乓球和"欧尚KTV·雁城杯"第十五届足球比赛等活动,尤其是成功举行第5届农民运动会,来自22镇(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的4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9个项目的比赛.全年,区网球队参加省中学生网球赛取得2金1银,团体第5名,参加全国网球比赛武汉站获男双冠军,女双季军;区跆拳道队在西南片区跆拳道比赛分获第2名和第3名;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区代表队夺得5金,5银,2铜的优异成绩.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区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个,覆盖城市居民20万人,覆盖率达92%.全区共有医院14个,妇幼保健院2个,乡镇卫生院31个,个体诊所(包括卫生室,卫生所)184个,村卫生室979个,全区医院拥有床位4403张,执业医师(助理)1482人,注册护士1057人.
    十,人口和计划生育
    人口控制总体稳定.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2010年全区出生人口13978人,比上年增加3090人,出生率12.85‰,比上年提高2.7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1563人,比上年增加4336人,死亡率10.60‰,比上年提高3.92个千分点;净增人口24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2‰,比上年下降1.16个千分点.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08.94万人,比上年净增0.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6万人,比上年净增1.42万人;农业人口86.18万人,比上年减少0.84万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147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341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64元,比上年增加760元,增长15.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9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358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0.8%,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8元,比上年增长13.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031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66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8.7%,比上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
    图七:2005年—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速度
    城乡储蓄稳定增长.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款39.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5310人,比上年增加665人,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50704人,比上年减少180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816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378人,就业困难的"4050"人员再就业5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区培训农民工5.6万人次,获证人数达2.5万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万人,其中省外13.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28564人,发放"低保"资金4789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低保"45250人,发放"低保"资金3016万元,比上年增长66.8%;农村五保供养人数9144人,发放抚养金1646万元,比上年增长9.4%.
    社保覆盖范围扩大.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138017人,比上年增长57.2%,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112351人,比上年增长61.1%;参加机关养老保险25666人,比上年增长4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200902人,比上年增长14%;参加失业保险人员37269人,比上年下降15%;参加工伤保险人员47478人,比上年增长2.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员35181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84.64万人,参合率达96.9%,比上年提高0.3百分点,共计筹集资金11878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全年报销145.5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06.71万人次,共计报销金额10292万元,比上年增长24%.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抢抓"扩权强区"政策机遇,市区联动,创新作为推动城市建设,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105.7%.旧城改造有序开展,以九曲河综合整治为带动,东临小区,优品上城等31个旧城改造项目强力实施,改造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新区建设全面提速,沱东新区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区域,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编制完成,25个项目成功招商,行政中心等24个项目加快建设,中央大道等11个项目即将竣工,20余公里城市道路初步建成.小城镇建设加速推进,投入资金近2亿元,丹山,小院等区域性中心场镇建设步伐加快,镇(乡)房地产开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城南新区加快建设,先后拆迁近2000户,征地1.5万亩,主动服务浙粤节能产业园,"四纵两横"道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促成了宇良,南骏等20余户企业入驻发展,城南"两化互动"示范区打造初见成效.2010年,资阳市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5.5万平方米,资阳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5平方公里.
    环境保护稳中趋好.全区净消减化学需氧1354吨,消减氨氮79吨,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4932吨以内;资阳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8分贝,继续保持≤55分贝的达标值;沱江雁江段出境水质连续70个月达到了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85.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百分比达95%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9%,连续七年没有出现酸雨.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42起,死亡32人,受伤136人,直接经济损失131.95万元;全年亿元地方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5人,比上年减少0.03人.
    备注:
    1,公报中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资阳市雁江区统计局编印的《雁江统计年鉴—2010》公布数据为准.
    2,公报中涉及的地方生产总值及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其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资阳百威啤酒招聘  百威英博资阳招聘  资阳百威啤最新招聘  资阳百威啤酒招聘地址  资阳百威  百威啤酒招聘  卫辉百威啤酒招聘  百威英博2012校园招聘  卫辉百威啤酒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