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
鹿泉市初级试验中学 敦志伟
一, 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同学,从生活中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角色,开始学习活动.
2.体现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善于观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组内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间互相交流,达到全班同学共同攻克疑惑的目的.
3.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线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解决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腺的作用,胃肠的结构特点及其位置与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例如,利用本节的引言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有什么变化,进而开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得活动.应该明确的是学生仔该活动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既是总结自己出现得失误的需要,也是总结自己成功体验的需要.
在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这部分已经大大简化,目的是减少过多的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通过资料分析活动明确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解读曲线图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三, 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这一节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难点,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那么接下来要掌握事物是在哪里被消化吸收的 因此,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
2,对教材的加工,挖掘课程资源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资料,学生利用资料评判疾病种类和诱发原因,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能指导实践,促进学生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3,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化.
优势
1.教材上,下节知识体系联系紧密,过度自然.
2.学生热爱生活,关系自己的健康,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这是转化为学习动力的先期储备.
劣势
教材在食物吸收这一部分文字叙述简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且由于知识体系构建得较乱,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四,确定教学目标
认真研读《生物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达到: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
情感目标: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在学生了解自身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重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法,学法:
综合运用合作—探究,问题—探究教学手段,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
- 龙珠18号被西鲁吸收 > 消化和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
-
消化和吸收一节的教学设计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4-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doc 文档作者: 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CHINA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兒童文學專題研究 兒歌、童謠、與童詩
下一篇:青开教体字201131号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龙珠18号被西鲁吸收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龙珠18号被吸收 龙珠人造人18号触手 龙珠克林18号图片 龙珠18号同人库林 龙珠18号图片 龙珠18号和13号谁厉害 龙珠18号简介 龙珠18号同人小说 龙珠18号mod
- 大家在找
-
- · 小岛机具有限公司
- · 达芙妮女鞋2011新款
- · 汇编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 · 新浪微博3g账号
- · 两女一杯百度
- · 车刀课件免费下载
- · www.sem360.net
- · 热水锅炉厂
- · 警车开道铃声
- · ohyourtouch
- · 六年级数学思考题
- · 第几个一百天歌曲链接
- · cad2008中文软件下载
- · 高维度自学习算法
- · 农作污染物迁移模型
- · 维修电工实训小结
- · 酷睿i32100好不好
- · 国家级职业学校
- · 暗香全集29
- · 中药化学精品课程
- ·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题
- · 包头网上预约科一
- · 北京赶集网招聘
- ·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 · 怎么才能怀孕视频
- · 北京国安2011赛程
- · proe运动仿真
- · 无机非金属材料认知实习报告
- · 如何学习办公自动化
- · 绿色的ppt模板下载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