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案
爱国路小学
周宝霞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认识圆;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操作,测量,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中半径与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能画规定大小的圆;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 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
2,学会画圆
教学难点: 画出规定条件的圆,认识圆的特征.
学具准备: 直尺 圆规 圆形纸片 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有谁会骑自行车吗 自行车的轱辘是什么形状的 如果做成方的,椭圆形的可以吗
学具:(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硬纸板)
学生实验:正方形,圆形,椭圆形硬纸板向前滚动,谈感受
师:车轱辘为什么做成圆形好呢
看来这小小的圆中还存在很多奥妙呢!下面我们就走进圆的世界.
2,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
3,教师在黑板上画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发展思维 建立概念:
(一)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学具:(圆形纸片)认识圆心o
把圆形纸片对折(使两边完全重合),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这样反复几次,看你能发现什么
2,理解半径,直径的概念: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d)(认识圆上,圆内,圆外)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r)
3,学生在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二)理解半径,直径的特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半分钟画出圆形纸片的半径,直径,看谁画得多.你发现了什么
(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圆中所有的半径有什么特点,所有的直径有什么特点,半径与直径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你利用手中的学具来研究.
(同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d=2r r =
(三)解决"为什么圆形的车轮走得又快又平稳 "车轴应安在什么位置
(四)学习画圆:
1,学生试着画一个圆,说画法.
2,总结画圆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定长,定点)
3,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
4,在不同位置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六)知识性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判断
⑴观察哪条是圆的半径.
图1 图2 图3
⑵观察哪条是圆的直径.
图1 图2 图3
2,(算一算)填表:
r(厘米)
1.2
15
d(厘米)
5
36
3,解决实际问题:
喷泉花坛,花坛直径60米,水池直径30米,喷泉高38米.同学们,水池直径30米,这么大的一个圆形,能用圆规画吗 你知道工人叔叔是怎么画的吗
四,质疑:地球是不是球体
五,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像圆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来认识它,理解它,并运用它.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过自己的实践,一定会探索出大自然中的更多奥妙!
六:板书设计:
圆 的 认 识
d=2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