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图轴的画法 > 任务引领型机械制图的创新教学
  • 任务引领型机械制图的创新教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7-04-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liming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任务引领型《机械制图》的创新教学
    嘉定区职业技术学校 李明
    内容概要: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技能课,是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设的"三段式".如今,这种基本沿袭普通中学课程的惯例,正被全新的"专业教学模式"所打破.突破原来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是上海中职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本课程的教学创新,要求体现"够用,实用"特征,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主要强调遵从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创新,专业教学标准,机械制图,职业教育,够用,实用
    近年来,上海中职教改实施了以"专业教学标准"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从而使毕业的学生更具"专业"的底子,更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上海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求是一方面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够直接就业,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具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素质基础,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
    面对这一新形势,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必须以"专业教学标准"为导向,最为重要的是实施教学创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需求
    温家宝总理2005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两股洪流的汇合,使21世纪成为创新能力大竞争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国家的创新能力上,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有很大关系.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维持,轻创新,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旧思维方式,学生独立性差.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国家振兴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课教学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二,教学创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转变观念,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
    第一,学科本位必须让位于能力本位.一定要突出实用型,技能型的知识点,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使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深度,比如,在讲授点投影的基本概念,点线面的投影知识点时,应围绕立体来建立点线面等概念;在讲授立体被截,立体相交,组合体时,要列举今后学习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将会遇到的真实机件和机构图样,可以舍去抽象形体视图的补线补图等纯理论作图和识图.这有利于提高实用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总之,要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主要强调遵从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二,整合内容,优化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通常都是按章逐节讲授,有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但这对如今的中职生来说部分内容过深过难,学生所获知识概念串联或堆砌在一起,不利于其综观知识全貌,也不利于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淡化各知识点的分界,强化整体功能.
    (1)整合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立体及其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内容.着眼于体,加强体与视图,体与各章节的联系.其中组合体起到综合提高的作用,这一内容要精讲组合体的形分析法以及它的使用场合,培养学生由视图构画轴测草图的能力,使学生在图,物,转化的表达过程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各知识点要互相穿插,融会贯通,有利于提出高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2)整合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通过装配体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比如,以减速器模型为例,观察螺纹连接状况,引入螺栓连接,螺柱连接,螺钉连接适用场合和它们的连接画法,进一步引伸出螺纹连接可靠性问题;观察两齿轮的啮合状况,导出啮合的基本条件,齿轮参数的计算,单个齿轮的表达画法.齿轮啮合的画法;齿轮与轴的连接形式导出键;轴的支承导出轴承.这样从整体装配结构和装配要求导入,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标准常用件的作用,表达和画法.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机械制图吊钩的画法  机械制图中螺纹的画法  机械制图与画法几何  机械制图箭头的画法  机械制图相贯线画法  机械制图齿轮画法  机械制图法兰盘的画法  机械制图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