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师带徒总结 >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卫生工作规划
  •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卫生工作规划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2-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6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系统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科技教育明显进步.五年来全县共公开发表省级以上医学论文140余篇,有11项医学成果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有18项医学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61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诊疗项目有20余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闭全复位有限扩髓交锁内钉固定治疗胫闭合性骨折等高难度手术在我县得以顺利实施.县医院通过省医院建设和管理规范化验收,建成了苏北地区一流的重症监护中心(ICU),真空无菌操作手术室,艾滋病监测筛查实验室等.鼓励民营医院靠大靠强,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及医疗技术水平,如县医院,分金亭医院等先后与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徐州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一院进行医疗技术合作,引进专家和技术,为全县人民服务,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一流服务.分金亭与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技术合作开展心脏外科,其化验室成为宿迁首家通过国家分子生物学(PCR)验收的化验室.
    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出台了促进发展新措施.2010年4月27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二十一条意见》.二十一条意见,重点是为了解决民营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规范管理不到位,乡镇医院人才队伍不稳定,对医院的基础建设,设备改造的投入少等问题,调动民营医院办医主体和乡镇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民营医院发展中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促进了我县民营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各项改革措施有序推进,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0年6月17日,宿迁市政府办原文转发了《泗洪县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二十一条意见》,县卫生局还多次在市级以上有关会议作典型交流.
    (三)医保体系牢固建立
    目前我县已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全员覆盖.2010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150元,即农民个人缴费30元,县配套30元,省补助90元.2010年,全县共有69.4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5%.2005年3月成立的大病救助中心,2007年实施的单病种限价和2008年实施的惠民医疗,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对达标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予以新农合定点,引导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有效降低农民的医疗支出.
    (四)依法监督规范有序
    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卫生许可证发放提速增效,承诺审批时间,卫生许可办结率和发证前现场审查率100 %,重点单位卫生监督频率达8次/户以上."十一五"期间共监督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8580户次,核发卫生许可证2350户,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城区达85%,乡镇达80%,卫生许可证核发证率城区达80%,乡镇达75%.组织从业人员体检25000人次,核发健康证25000人.加大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十一五"期间共查处无证经营案90件,查封不合格食品4320公斤,未发生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机构合法权益.
    (五)行风建设明显好转
    党委中心组学习正常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抓不懈.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党员思想水平得到提高,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出台了"八要八不准"工作规定,定期不定期对机关,直属单位,乡镇卫生院出勤情况以及夜间值班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加大热点,难点问题查处力度.聘请了23名同志为卫生系统政(行)风监督员,到各基层单位明察暗访.提高采取以上措施,卫生系统政(行)风由"十一五"初的全县倒数后三名升至十二位.
    二,"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较为顺利,全县卫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多项工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但也正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也不断出现.
    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医院出现"装备竞赛",规模稍大一点的医院就配备CT,彩超,CR,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等大中型设备,目前城区多家医院正准备配备直线加速器,导致医疗机构大中型设备过度供给.根据市场运行规则,有投入必然要回报,医院存在诱导病人过度需求,过度医疗的现象,造成了医疗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形成医疗卫生资源浪费与相对不足共存的局面.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投入不到位.目前我县村卫机构业务用房基本为乡村医生自建,政府,集体无投入,基础十分薄弱,甚至少数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村医在家中行医,公共卫生资金保障不到位.二是政府监督管理弱化.改制后政府原有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丧失,法制手段未能及时到位,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医院公共意识淡薄,业主追逐经济为主,质量管理放松,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不规范,医护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甚至为了经济利益截留病人,超范围开展手术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卫生技术人才缺乏.乡镇医院,卫生院卫技人员缺乏,影响了卫生职能正常履行和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少数乡镇医院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只有3人,甚至有的只有1人.按照国家规定,疾控中心人员配备编制数为总人口万分之1-1.5,应该配备100-150人,而我县实有49人;卫生监督人员按照省规定配备编制数为总人口万分之0.6-1.2,应该配备60-120人,而我县实有15人;乡镇卫生院按照上级规定配备编制数为总人口万分之2,应该配备200人,而我县实有98人.四是信访隐患依然存在.高学历,高职称医生年薪高达10多万元,无职称后勤人员工资较低(包括退伍安置军人),待遇难以保障,被迫辞职,甚至被业主直接辞退,导致社会不稳定,上访不断.医患矛盾调解难度加大,信访事件时有发生.五是医院公益性质淡化.过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是卫生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医师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  中医师带徒笔记  中医师带徒管理办法  中医师带徒心得体会  灵宝中医师带徒  中医师带徒如何联系  中医师招聘  执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