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及选题
一、设计目的
1. 学习和巩固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2. 充分体会在程序设计中数据的重要作用,学会在程序设计中运用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设计基本要求
1. 符合课题要求,实现相应功能;
2. 要求界面友好美观,操作方便易行;
3. 注意程序的实用性、安全性;
4. 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一份(附录: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源程序(能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能正常运行)。
三、设计组织方法
1. 分组选题:每班分若干组,每组一个课题(可根据课题工作量大小,合理分配人数),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设计工作的协调、分工等。
2. 设计过程:
1)按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确定程序模块,并进行明确分工;
2)各人分别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编写源程序,并调试好;
3)程序汇总、编译。
四、设计时间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第18,共计1周
五 课程设计上交相关内容要求
1、设计任务书(设计的目的,问题描述,基本要求)
2、本组课题及本人任务;
3、程序功能简介;
4、主体内容(简要说明总体情况,详细介绍本人任务部分):
按照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建立功能模块,每个模块要求按照如下几个内容认真完成;
其中包括:
(1)需求分析:
在该部分中叙述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
(2)概要设计
在此说明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可以是描述算法的流程图),每个程序中使用的存储结构设计说明(如果指定存储结构请写出该存储结构的定义)。
(3)详细设计
各个算法实现的源程序,对每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源程序(可以是一组源程序,每个功能模块采用不同的函数实现)
源程序要按照写程序的规则来编写。要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重点功能部分要加上清晰的程序注释。
(4)调试分析
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的结果,时间复杂度分析,和每个模块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算法的改进设想
5,附录:程序中主要变量、函数(指自定义函数及程序中用到的部分不常用系统函数)列表(含简要说明);实现主要功能的(本人任务部分)核心源程序,附参考书目。
6课设总结
总结可以包括:课程设计 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求至少写本子的一半以上),输出内容要求截图
六、设计课题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